夜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心境,細(xì)縫父女by孔羌筆趣閣,夜深,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妾身見過陛下……?!辟t妃和淑妃上前向朱慎錐行禮,而幾個娃娃也像模像樣地行禮,口稱孩兒見過父親。</p>
朱慎錐笑著向她們招招手,讓她們上前在左右坐,然后又讓三個孩子上前,伸手摸了摸他們的腦袋,笑問這天氣為何不在宮中呆著,怎么來花園了?</p>
三個孩子中,三皇子朱敏汕最大,今年五歲,四皇子朱敏沅要小些,今年四歲,小公主朱珂欣同樣四歲,就差四皇子一個月,這三個娃娃分別是賢妃、惠妃和淑妃所出,此外還有兩個娃娃,一個是惠妃所生的公主朱菊琴,另外是良嬪所生的五皇子朱敏渝,這兩個孩子還太小,正在吃奶呢,也是因?yàn)檫@個原因,今天惠妃不在,只是由賢妃和淑妃帶著四皇子一起。</p>
朱慎錐的子嗣算得上不少,如果把騰格爾兄弟算進(jìn)去,他現(xiàn)在有七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另外還有一個皇子和另外一個公主不幸夭折了,可就算這樣在這個時代他的孩子成活率已經(jīng)算是奇跡了,而且這些活下來的皇子們包括小公主都身體頗為康健,這主要是因?yàn)橹焐麇F親自對自己女人生子做了嚴(yán)格要求,并且在產(chǎn)后護(hù)理和孩子成長過程中也用了心思。</p>
對于自己的女人和孩子,朱慎錐向來寬厚,平日里后宮徐靜秋雖是皇后,可她這個皇后也不是善嫉之人,所以他后宮的幾個妃子們也沒什么心思,相互間的關(guān)系不錯,平日里走動也很頻繁。</p>
雖是皇家,可皇家內(nèi)同樣也有親情。朱慎錐可不想把前朝的一套東西拿到后宮來用,家中安寧才是正道,作為君王不僅要治國,更要治家。</p>
三個孩子都很可愛,尤其是公主朱珂欣最討朱慎錐的歡喜,這個歲數(shù)的女孩兒柔柔弱弱的,嬰兒肥的小臉上明亮的大眼珠撲閃撲閃,依偎在朱慎錐的懷中,脆生生說著話兒,讓朱慎錐看的心里都化了。</p>
摸著小公主的腦袋,朱慎錐向三皇子和四皇子看去,五歲的朱敏汕努力做出大人的樣子,中規(guī)中矩,可因?yàn)樗臍q數(shù)緣故,看起來有些好笑。至于四皇子朱敏沅,或許是因?yàn)槟稿辉谏磉叺木壒?,顯得略有緊張,不過在朱慎錐的話語安撫之下很快就活潑了起來,同大他一歲的哥哥一起和父親回答了一些問題。</p>
“今天怎么想起帶孩子們出來逛了?”朱慎錐和孩子們說了會兒話,抬頭朝著一旁的賢妃笑問。</p>
“宮里悶的很,午后幾個孩子呆不住,妾身和妹妹商議了一番就帶他們出來走走?;蕦m就這么大,誰想走了沒一會兒就遇到陛下了,陛下今日怎么有時間來這散心?”賢妃笑著回答道,后宮除去皇后外,朱慎錐的其他妃子中賢妃的地位最高,雖然沒封貴妃,可由于她的出身緣故再加又給皇帝生了三皇子,故此排在了皇后之后。</p>
賢妃是蒙古人,黃金家族的成員,由于這個緣故,賢妃平日說話慣直來直去,沒那么多彎彎繞繞,這也是朱慎錐一直以來比較喜歡她性子的緣故。聽到她這么說,朱慎錐也笑了起來,說自己和她們一樣都是來這邊散心的,沒想這么巧遇到了。</p>
“陛下,今日既然有這興致,要不等會去妾身那邊坐坐?”賢妃眉毛一揚(yáng),順口問道。</p>
朱慎錐想了想點(diǎn)頭道:“倒也有些時候沒去你那邊了,正好今天幾個孩子都在,淑妃也在,就一起去吧。盧九德,你去皇后宮和東宮一趟,讓皇后和太子、太子妃和皇孫也來,此外惠妃、良嬪那邊也去瞧瞧,如方便的話讓她們一起來,朕今日就在賢妃宮中設(shè)家宴,大伙聚上一聚?!?lt;/p>
朱慎錐這態(tài)度讓賢妃很是高興,就連一旁的淑妃也露出了欣喜之色。皇帝雖說待她們一直不錯,可皇帝平日里忙于公務(wù),臨幸后宮的機(jī)會并不多,許多時候也僅僅只是按例罷了,從這點(diǎn)來看朱慎錐不是沉迷女色之人。</p>
而且和后宮妃子還有皇子公主們一起聚會的情況更少之又少,通常也就是皇帝、皇后的誕辰,又或者比如冬至、過年這樣的大日子,一般來說大家僅只是小范圍的聚,像今天這樣還是頭一回呢。</p>
既然決定了,朱慎錐就起身帶著賢妃她們朝著賢妃所住的宮而去,一路上,朱慎錐直接抱起了小公主,笑呵呵地逗著她邊走邊說,小公主活潑可愛,在朱慎錐懷里咯咯直樂,用奶聲奶氣的聲音回答著父親的提問。而兩個皇子在一旁由各自的奶娘帶著,其中四皇子略帶羨慕地望向被父皇抱著的妹妹,三皇子倒是不以為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就這樣沒花多少時間就到了地方。</p>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細(xì)縫父女by孔羌筆趣閣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夜深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深并收藏細(xì)縫父女by孔羌筆趣閣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