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動,細縫父女by孔羌筆趣閣,夜深,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調動
拿下翁牛特部,吳三桂依照之前的計劃從翁牛特部也抽調了部分青壯,直接編成騎兵加入自己的騎兵之中。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騎兵力量畢竟不足,另一方面是用這個法子逼迫兩部上大明的船。</p>
你們兩部不都是跟著皇太極出兵的么?既然如此現在跟著大明出兵去打皇太極,也算是一個投名狀了。而且控制住了兩個部落的貴族和頭人們,包括那些牧民,吳三桂也不擔心這些抽調的蒙古人會反水,一旦這些蒙古人懷有二意,那么吳三桂手里的刀子也不是吃素的,八旗兵能用屠刀壓迫蒙古人臣服,大明同樣也可以。</p>
不過這兩部畢竟人數不少,加起來光牧民足足就有近三萬人,而且喀喇沁部臺吉弼喇什僥幸逃脫,眼下不知所蹤,這也是個麻煩事。</p>
考慮到后面的作戰(zhàn),吳三桂沒有馬上帶兵南下,而是讓噶爾瑪派人去白馬川召回跟隨皇太極出兵的部落騎兵。這時候的噶爾瑪已是吳三桂的階下囚,依舊保留著臺吉頭銜,吳三桂也沒苛待他,但他的性命實際捏在吳三桂的手中,自然吳三桂讓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了。</p>
就這樣,按照吳三桂的意思,噶爾瑪派人前往白馬川召回部落騎兵,至于理由什么的,就讓噶爾瑪自己編就行了,反正弼喇什之前已經跑了,他現在估計也正往白馬川方向跑,明軍擊破這兩個部落的消息已不是秘密,當消息傳到白馬川,無論是哪些蒙古人或者多爾袞甚至皇太極,肯定會做出反應。</p>
保密?吳三桂從來沒這個想法,他現在也不需要保密。利用如今的局勢讓敵人內部自己亂起來才是他真正的目的。</p>
而且他也不怕多爾袞等人會帶著蒙古人殺回來,吳三桂巴不得多爾袞這么干呢,如果八旗兵帶著蒙古人向北而來,恰好就能解除南邊明軍面臨八旗進攻的壓力,假如能迫使皇太極退兵就再好不過。</p>
再加上草原作戰(zhàn)不是大明,吳三桂也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傻等著多爾袞等人回來報復,依靠著戰(zhàn)馬進行運動戰(zhàn),趁機給對方找點麻煩,這才是吳三桂心里所想的。</p>
做完這些后,吳三桂也沒在此多做停留,很快就帶著部隊離開了。等吳三桂的騎兵走后,之前投降的噶爾瑪和他的人面面相覷,一時間也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么辦。</p>
吳三桂帶走了部落剩余的青壯,現在整個部落空虛到了極點,按理說一旦白馬川的部落騎兵趕回來,噶爾瑪應該動用這支騎兵去追趕吳三桂報之前投降的屈辱。</p>
可問題在于就算這么干能打過吳三桂么?見識過吳三桂手上騎兵的精銳后,噶爾瑪沒有絲毫信心,而且吳三桂真的走了么?只是名義上接受了他們的投降再做了這樣的事直接離開了?誰能保證對方不會一轉眼又殺回來?</p>
為穩(wěn)妥起見,噶爾瑪決定看看情況再說,對于他們這些蒙古人而言其他的都不重要,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偉大的成吉思汗在成為蒙古之主之前還經受過屈辱呢?他噶爾瑪的投降又算得了什么?皇太極不好惹,大明也不好惹,還是兩不相幫,等對方分出勝負再做決定也不遲。</p>
吳三桂領兵離開這片草原的時候,他的兵力已達到了近四千騎,其中兩千騎是他原本的關寧軍和王晉武給他的騎兵,另外兩千騎是從幾個小部落和喀喇沁部和翁牛特部中抽調青壯組成的蒙古騎兵。</p>
這些蒙古騎兵的運用吳三桂直接交給了王晉武派給他的蒙古副將,重新編練成隊,并由原本騎兵中的中下級軍官帶領指揮。雖然這支部隊戰(zhàn)斗力遠不如吳三桂的主力,裝備也很簡陋,但吳三桂并不在乎這些,他用這些蒙古人的目的是用來作為附庸軍的,以補充自己兵力的不足,再怎么說他們也是蒙古人,蒙古騎兵戰(zhàn)斗力再差也比普通的明軍強些。</p>
帶著部隊出發(fā),吳三桂沒有像其他人所想的那樣直接南下,反而繼續(xù)向東走,直奔插漢河套。</p>
插漢河套位于寬河以西,這里同樣是察哈爾傳統(tǒng)的牧場,有著幾個部落居住放牧。</p>
抵達插漢河套,吳三桂故伎重演,以雷霆萬鈞之勢三下五除二就擊破了這里的幾個中小部落,掠奪一番后補充物資和兵力,等吳三桂離開插漢河套時,他的附庸蒙古騎兵已達到了三千二百多人,手中掌控的整支軍隊人數已超過了五千騎,而且因為從蒙古各部掠奪的戰(zhàn)馬等,騎兵部隊中至少都是一人兩騎甚至三騎,物質補給更是不缺,實力大增。</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細縫父女by孔羌筆趣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夜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深并收藏細縫父女by孔羌筆趣閣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