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八章:涇原路大概,錚錚大宋,賤宗首席弟子,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涇原路大概
次日,即五月初三,奉趙旸之命,郭逵先從張亢處借來涇原路地圖及兵防圖,指著地圖逐一給趙旸介紹境內情況,范純仁、文同、種診、種諤、種諮甚至是王中正等人皆在旁靜靜聆聽。</p>
據(jù)郭逵介紹,涇原路全境分“六州三軍”共九塊區(qū)域:“六州”即渭州、原州、涇州、儀州、會州及西安州;“三軍”即鎮(zhèn)戎軍、德順軍、懷德軍。其中“軍”與“州”基本同級,“軍”僅代表所在區(qū)域乃戰(zhàn)略要地,發(fā)生的戰(zhàn)爭幾率更大,因此常理上駐扎有更多軍隊,包括且不限于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指揮使司的禁軍,甚至是蕃人軍隊。</p>
但這也并非絕對。</p>
就以禁軍——侍衛(wèi)親軍馬司轄下的蕃落軍團為例,全軍團八十余個營,秦州駐扎十七營、渭州十四營、原州十二營、鎮(zhèn)戎軍十二營,德順軍七營、環(huán)州五營、延安府四營、慶州四營、鳳翔府二營、涇州二營、保安軍二營,隴州一營。</p>
可見駐扎在秦州、渭州、原州的軍隊并不比駐扎在鎮(zhèn)戎軍、德順軍的軍隊少,其中原因,就在于鎮(zhèn)戎軍至渭州間的道路屬于高塬凹處的坦谷,道路開闊平坦、易攻難守,一旦西夏突破鎮(zhèn)戎軍,即能南下威脅秦州與鳳翔府,又可沿“渭州——涇州——邠州”路線直接威脅京兆府,故駐扎在秦州與渭州的軍隊也不少。</p>
趙旸仔細聽著郭逵的介紹,心下恍然:原來渭州就是后世的甘肅平?jīng)鍪校?zhèn)戎軍就是寧夏固原。</p>
待大致介紹完畢,趙旸又請郭逵作為向導,領他們實地勘察涇原路,種診、種諤率天武第五軍第一營五百名禁軍作為護衛(wèi),而種諮則留守軍中,主持修筑營寨事宜。</p>
渭州,也就是日后的平?jīng)鍪?,坐落于高原間的一條狹谷內,北南兩面皆是高塬、高丘,向東南可至涇州,即日后的涇川縣,而向西則可進入固原南部的坦谷,北上即可抵達固原,或以當前的稱呼,鎮(zhèn)戎軍。</p>
而隸于渭州的禁軍、廂軍、蕃兵,前兩者大多駐于渭州城內外,而蕃民則主要駐于渭州南北兩面的高塬上,畢竟高塬地形錯綜復雜,兩處高塬間的羊腸小谷不計其數(shù),這些都要派人把守,免得被西夏滲透。</p>
在趙旸一行人前往渭州西側坦谷的途中,他們遇到了一支商旅,規(guī)模不算大,共七八輛車,二三十人,見到護行的天武軍打著“宋”、“趙”及“天武第五軍”的旗號,趕忙為這支禁軍讓路,同時一臉好奇地站在路旁觀瞧。</p>
盡管隔著幾丈遠,坐在馬車車夫側位的趙旸仍能聽到那些人在小聲議論,猜測天武第五軍屬于哪支禁軍。</p>
騎馬跟行在馬車旁的郭逵笑道:“上四軍,尤其是殿前司禁軍,難得有入陜西的,前幾日看到朝廷派人送來的公文,下官亦頗感不可思議?!?lt;/p>
趙旸微微一笑,隨即問郭逵道:“這支商隊是?”</p>
郭逵轉頭打量了幾眼那支商隊,解釋道:“估計是剛從榷場歸來的商隊。”</p>
“宋夏互市的榷場?這附近有?”</p>
“有,且不止一處。”郭逵點點頭,解釋道:“據(jù)我所知,真宗朝咸平五年,西夏李繼遷便于靈、夏二州蕃族屯聚的赤沙川、橐駝口,分別設置榷場,定期與我大宋這邊互市。景德四年時,我大宋正式于保安軍設置榷場,即如今的鄜延路保安軍,不過后來宋夏交惡便關閉了?!瓚c歷四年宋夏議和后,朝廷于保安軍順寧寨重開榷場,又增設鎮(zhèn)戎軍高平寨榷場,近些年又陸續(xù)在久良津、吳堡、銀星、金湯、白豹、蝦嘛、折姜等地設次一級的榷場?!顷犐搪?,應是剛從鎮(zhèn)戎軍高平寨返回?!?lt;/p>
見郭逵如數(shù)家珍,不止趙旸嘖嘖稱奇,坐在馬車內的范純仁與文同亦是連連稱贊,這令其實最為年長的郭逵有些不好意思,帶著幾分靦腆道:“閑來無事時,我便樂于翻看公文記錄,久而久之便記下了,不足為奇?!?lt;/p>
“仲通兄太過謙了?!?lt;/p>
趙旸笑著喚著郭逵的表字,隨即又好奇問道:“不知兩國互市,具體交易何物?”</p>
郭逵立馬就答道:“西夏多輸出牲畜、藥材以及青鹽,我大宋這邊就多了,主要輸出布匹、繒綺、香藥、瓷器、漆器、茶葉等?!?lt;/p>
“茶葉啊……”趙旸撓撓下巴道:“大宋給予西夏的二十五萬‘歲賜’,我記得就有三萬斤茶?!?lt;/p>
“另有銀七萬兩千兩、絹十五萬三千匹?!惫訃@息著補全道。</p>
“能靠陜西這些榷場賺回來么?”</p>
郭逵搖頭道:“這個我就不知了,得問張知州,他兼任我涇原路的經(jīng)略使?!?lt;/p>
郭逵的職務是涇原路都監(jiān),正八品的武職,而榷場屬于“經(jīng)略”范疇,他自然不知。</p>
順便一提,宋國都監(jiān)大致分兩種,其一是路分都監(jiān),其二是州府都監(jiān)。前者負責該路禁軍的屯戍、邊防、訓練事務;而后者負責州府本城的屯戍、訓練、器甲、差使等事。</p>
而郭逵所任涇原路都監(jiān),而非渭州都監(jiān),就說明他是路分都監(jiān)。</p>
至于張亢兼任涇原路都部署,全稱為“涇原路兵馬都部署”,顧名思義即指涇原路的兵馬都歸他部署調度,若出了問題,便定他的罪。</p>
這也是陜西四路的“特色”:基本上都是知州兼都部署、轉運使、經(jīng)略使,一人身兼四職,防止出問題時相互推卸責任,而其他州路則多有分權。</p>
從渭州到西側坦谷,足足有七八十里高原山路,山路并不算崎嶇,但不適應高原環(huán)境的五百名禁衛(wèi)卻累得氣喘吁吁,七八十里的路程竟走了整整一個白晝。</p>
好在入夜前總算是抵達了西側的坦谷,趙旸便下令在涇水河畔準備過夜。</p>
高原間的坦谷,歷來風大,尤其是夜里,好在趙旸這一行來時就準備了材薪,倒也不必再趕忙砍伐林木,點燃篝火,倒也能撐一晚。</p>
次日,即五月初四天明,郭逵帶著趙旸、范純仁、文同、種診等人登上坦谷西側的高塬,指著西面對趙旸道:“副使,此處再往西便是德順軍境內,駐有侍衛(wèi)親軍馬司蕃落軍團七個指揮,共二千八百名騎兵;及步司保捷軍團一個指揮,為五百人。另有當?shù)貪h蕃鄉(xiāng)兵約兩千余……”</p>
趙旸站在高塬上眺望著到處都是溝壑的遠處,皺眉問道:“如此多溝壑,這塬上可以跑馬?”</p>
郭逵點頭道:“只要熟悉地形,避開那些溝壑即可?!?lt;/p>
趙旸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所以,德順軍是為了側應渭州?”</p>
“不止?!惫訐u頭補充道:“德順軍位于高處,可以兼防北面的西安州,西北的會州,及西側與西南的秦鳳路與東面的渭州……”</p>
期間,范純仁取出紙筆,將郭逵所言及此地環(huán)境大致通通記錄下來,而文同則以炭筆在紙上草繪附近地形,寥寥數(shù)筆便當?shù)氐匦屋喞蠢粘鰜?,令在旁的種諤嘆為觀止。</p>
不多時,待文同將幾幅當?shù)氐匦蔚牟堇L遞給趙旸,趙旸亦是嘖嘖稱贊:“不愧是文同兄,書畫雙絕?!?lt;/p>
“若文通在此,他必然不服?!蔽耐Φ?。</p>
文通即沈遘,在趙旸結識的一群人當中,論書畫,就屬沈遘與文同難分高下,連范純仁、錢公輔都難以企及。</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錚錚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賤宗首席弟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賤宗首席弟子并收藏錚錚大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