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幾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4章:吾等此役,青史留名!,長途汽車上輪桿,人世幾春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臨行前,土渾握緊手中的圣旨,滿眼不甘,回望遠方的千軍萬馬。</p>
這是單于之前為右賢王準(zhǔn)備的圣旨,讓右賢王自行通知將士。</p>
右賢王特地將圣旨交給他,必要時可以用于安撫人心。</p>
圣旨上最醒目的地方寫著最重要的內(nèi)容,反復(fù)寫了三遍。</p>
二倍兵力以內(nèi),見梁蕭所部即退,不予追責(zé)!</p>
這是單于接受大國師的建議而定下的臨時軍法,只要己方的兵力在梁蕭兵力兩倍以內(nèi),撤退不需要承擔(dān)責(zé)任,以防止將士盲目送死,再給梁蕭狂送戰(zhàn)馬。</p>
遠處的梁蕭發(fā)現(xiàn)敵軍未戰(zhàn)先退,眼神一凜,催促全軍將士。</p>
“盡快牽制敵軍,為我軍步軍增援爭取時間!”</p>
兩萬北疆騎兵皆著白袍,在梁蕭七千名白袍的帶領(lǐng)下,悍然追逐一路,終于追上了右賢王的大部隊。</p>
右賢王不得不停止行軍,登高觀察,尋思對策。</p>
“該死……”</p>
小舅子土渾的步騎總數(shù)也和梁蕭相當(dāng),完全不敢正面對抗,導(dǎo)致梁蕭追得太快,以至于他的軍隊差點來不及正常備戰(zhàn)。</p>
他手里倒是還有四萬多名騎兵,人數(shù)堪堪達到梁蕭的兩倍,但他沒有任何信心取勝。</p>
畢竟人家只用七千白袍便能迅速擊穿五萬騎兵的前軍,如今更是有兩萬人……</p>
目前他只能指揮部隊以方陣的形勢撤退,兩萬人的每日吃喝拉撒都是一個大問題,沿途水源可能也不夠用,畢竟這一帶離大河還有一定距離……</p>
梁蕭的部隊出現(xiàn),導(dǎo)致他無法放心撤退,只能專心迎敵。</p>
兩萬北疆騎兵在梁蕭的帶領(lǐng)下,就在敵軍邊緣耀武揚威。</p>
匈奴騎兵大隊出來,他們便會合一處,與敵軍對峙。</p>
梁蕭成功拖住了右賢王的部隊。</p>
秦牧的部隊以右賢王放棄的大本營為臨時據(jù)點,再次指揮追擊,也在晚間追到敵軍南方二十里外,雙方就在原地安營扎寨。</p>
二十里,是完全足夠夜襲的距離!</p>
北疆的將士們借助糧車和馱獸,提前準(zhǔn)備了足夠軍隊一個月用度的干糧和清水,不需要燒水做飯,如今萬眾一心,因此安營扎寨井然有序。</p>
反觀右賢王的部隊,只能殺馬取食,又相對缺水,士氣浮動,人心惶惶,只能枕戈待旦。</p>
今日全軍追擊數(shù)十里,體力消耗頗多,因此今夜北疆軍營全軍也枕戈待旦,沒有劫營。</p>
長夜漫漫,右賢王頭上多了幾縷白發(fā),在篝火旁負手而立,望著南方入神。</p>
春風(fēng)拂面,他卻忍不住打了個哆嗦。</p>
難道自己要像左賢王一樣,出師未捷身先死,成就梁蕭蓋世功名?</p>
他很想回去總結(jié),痛定思痛,爭取進步,不再重蹈覆轍,但眼下他還有必須解決的困境。</p>
北疆將士緊追不舍,卻是只守不攻,雙方每日只是簡單地弓箭對射,絲毫沒有決戰(zhàn)交鋒的意思。</p>
梁蕭,秦牧,秦勛,三名重號將軍并不急于一時。</p>
敵軍的情況不斷惡化,軍陣也越來越松動。</p>
他們在等待最佳機會,對敵軍發(fā)起致命一擊!</p>
北疆部隊如此連追三日,步騎結(jié)合,右賢王的部隊不勝其擾,每日只敢北遷二三十里。</p>
北疆的將士準(zhǔn)備了充足的清水,梁蕭的騎兵又能在更遠的地方飲馬,因此匈奴部隊臨走時污染現(xiàn)場水源的作用收效甚微。</p>
雙方你追我趕,到了第四天晚上,整個匈奴軍隊兵無戰(zhàn)心。</p>
連日以來他們都沒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又只能吃烤馬肉,嚴(yán)重缺水,戰(zhàn)斗力難以避免地大幅度下滑。</p>
匈奴將士們想家了,想的是北方的家。</p>
北疆將士們想家了,想的是北方失地。</p>
當(dāng)夜,北疆將士養(yǎng)精蓄銳已久。</p>
梁蕭的身后是兩萬名騎兵,被他分成兩個大隊,守在步兵的左右兩翼,殺氣沖天。</p>
“車騎將軍有令:兵分三路,全軍出擊??!”</p>
這一夜,武朝軍隊終于展開了對百年世仇的首次反攻,勢要收復(fù)失地!</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長途汽車上輪桿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人世幾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世幾春秋并收藏長途汽車上輪桿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