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幾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斷糧策,男生為什么都喜歡插嘴巴里,人世幾春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斷糧策
“這右賢王,莫非是賊心不死,還惦記著俺們江北的春耕??”</p>
“我看不止,他肯定有陰謀,會不會是和西秦通過氣了,他負責拖住江北主力,西秦負責攻取沛郡?”</p>
眾將你一言我一語,莫衷一是。</p>
秦牧向梁蕭和秦勛投去詢問的眼神,發(fā)現(xiàn)二人皆是面露難色,瞬間會意,遣散其余眾將,連平時的心腹都沒有留下。</p>
“你們認為呢?右賢王是想等風聲過去,再撤兵不遲?也不太合理吧?”秦牧一臉凝重。</p>
秦勛搖頭:“右賢王麾下百夫長損失慘重,士氣低落,短期內難以如臂指揮全軍,卻始終不退,看來是提前與江南的內應通過氣了?!?lt;/p>
梁蕭也不禁皺眉。</p>
“朝中許多大臣建議棄守江北,若有內應,應該是先勸吾皇抽調江北軍隊回去剿匪,方能讓匈奴趁虛而入。但右賢王先發(fā)兵了,看來更有可能是想牽制江北駐軍,反而不讓您老人家調兵增援江南。”</p>
“這就說明,在匈奴人看來,江南的民變若是爆發(fā),足以使我國分崩離析,首尾難顧。屆時,朝廷棄守江北也是板上釘釘?shù)氖隆K?,右賢王認為不退兵才是上上之選。”</p>
秦牧臉色一沉:“江南各地民不聊生,社稷危如累卵……”</p>
言訖,秦牧又嘆了口氣,無可奈何。</p>
國家積弊已深,一旦民變四起,后果不堪設想。</p>
豫章云家,江北秦家,這是武帝無論如何不敢調走的兩支軍隊。</p>
一旦北疆軍隊都被調往江南,那就是棄守江北的信號,對秦家和梁蕭都不利。</p>
除非他這個衛(wèi)將軍向世家門閥卑躬屈膝,把兵權過渡給他們,否則,這些門閥無論如何不會真心接納秦家。</p>
失去兵權的秦家,也將任人宰割,仰人鼻息。</p>
所以他如夢初醒,接受孫子建議,決心支持梁蕭,給秦家留一條后路。</p>
畢竟,連江左鬼才和西川白衣這種命世之才,都拜入梁蕭麾下……</p>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孫女不肯接受親事。</p>
聯(lián)姻,永遠是絕佳的強強聯(lián)合手段。</p>
他都年逾古稀了,也不知什么時候突然就撒手人寰,不得不為子孫福祉考慮。</p>
梁蕭安慰道:“衛(wèi)將軍,這也是末將緊急訓練將士的原因。我們必須盡早逼退右賢王,如此,才能讓江南的野心家不敢輕舉妄動?!?lt;/p>
他倒不是真的忠君報國,實在是如今自己太弱,必須需要保障江北安定。</p>
只要江南不崩潰,西秦人也不敢輕舉妄動。</p>
秦牧點頭,又面露憂色,“梁蕭,老夫對你的態(tài)度,你應該也能明白。不過老夫還是要提醒,戰(zhàn)場兇險,你切記不可輕敵躁進,畢竟如今你是梁家獨苗……”</p>
梁蕭心中感動,鄭重道:“末將肩負責任,不敢魯莽?!?lt;/p>
秦家祖孫的鼎力支持,他已看在眼里。</p>
能爭取到這樣的助力,算是完成了短期目標。</p>
接下來,便是云家,陸家,這些比較有節(jié)操的世家,尤其是那位陸先生。</p>
世家是長期存在的,本質上也是家中世代有人擔任朝廷重臣的家族,壯大之后,可能會成為門閥。</p>
對于這種現(xiàn)象,他有自己的應對之策。</p>
目前還是應該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避免四處樹敵,孤立無援。</p>
“逼迫右賢王退兵,你莫非已有良策?”秦牧微笑道。</p>
梁蕭道:“若想逼迫右賢王退兵,最好的策略,便是斷其糧道,絕其汲道。汲道有重兵把守,急切難以下手,但糧道不同,運輸隊伍綿延數(shù)里甚至數(shù)十里,我軍若能燒掉他們足夠多的糧草,右賢王自然會被迫退兵?!?lt;/p>
秦牧與秦勛相視一笑。</p>
“所見略同!”</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男生為什么都喜歡插嘴巴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人世幾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世幾春秋并收藏男生為什么都喜歡插嘴巴里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