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559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5章 心學圣人王陽明,天幕直播靖難,朱棣你別跑!,老張5592,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孔孟并稱?!”</p>
“儒家最后一位圣人?!”</p>
轟!天幕這幾句介紹,如同在洪武十三年奉天殿的文官堆里扔下了一顆炸雷!</p>
剛才還因為嘉靖朝文臣被壓制而有些壓抑的氣氛,瞬間被點燃了!</p>
劉三吾這些當世大儒,眼睛瞬間瞪得溜圓,胡子都激動得直抖。</p>
圣人!這可是文人的終極追求!比當宰相、封侯拜將還要崇高無數(shù)倍的存在!</p>
孔孟之后,竟然又出了一位圣人?還是在大明朝?!</p>
“王陽明……心學……”禮部尚書喃喃自語,眼神狂熱,“難怪!難怪正德、嘉靖兩朝,文臣風骨如此之硬!敢與皇權爭鋒!原來是有圣人學說作為精神支柱!”</p>
他猛地轉向同僚,“這心學……究竟是何等驚世之學?竟能造就圣人之境,更能賦予文人如此膽魄?!”</p>
一時間,所有洪武文官的注意力,都被“王陽明”和“心學”這兩個詞牢牢抓住了。</p>
什么大禮議,什么皇帝文臣斗法,在這一刻似乎都變得不那么重要了。</p>
對于文人而言,“圣人”的光環(huán),遠比龍椅上的帝王更值得探究和仰望!</p>
整個奉天殿,陷入了關于“心學圣人”的巨大震撼和無限遐想之中。</p>
連龍椅上的朱元璋,看著底下文官們那副如癡如醉、恨不得立刻拜讀圣人著作的模樣,臉色也變得極其古怪,心里不知在盤算什么。</p>
天幕的光輝漸漸收斂,奉天殿內(nèi)卻陷入了另一種奇特的寂靜。</p>
洪武勛貴們面面相覷,武將們大多還沉浸在“鄉(xiāng)兵平十萬叛軍”的震撼里,覺得這王陽明打仗肯定有兩把刷子。但文官集團那邊,氣氛就完全不同了。</p>
“圣人啊……與孔孟同列!”劉三吾聲音發(fā)顫,老淚縱橫,朝著天幕消失的方向深深一揖,“蒼天有眼,道統(tǒng)不絕!我大明竟出此等圣賢!”</p>
他這一帶頭,殿內(nèi)大半文官,無論官職大小,都下意識地躬身行禮,臉上充滿了敬畏與向往。</p>
對他們而言,王陽明的“圣人”稱號,其份量遠超任何一位帝王。</p>
太子朱標也深受震動,他輕聲對朱元璋道:“父皇,這位陽明先生,文武全才,立德立言立功皆至極致,竟能得后世‘圣人’之譽,實乃我華夏之幸,儒學之幸!不知其心學精義為何?若能為我大明所用……”</p>
他眼中閃爍著求知和治世的光芒。</p>
朱元璋沒立刻答話,他手指敲著龍椅扶手,眼神銳利如鷹。</p>
他不在乎什么圣人,他在乎的是天幕透露的信息:“心學賦予文臣膽魄”?</p>
這更讓他警惕!膽魄?敢跟皇帝叫板的膽魄?</p>
這“心學”聽著就不像是什么安分守己的學問!</p>
老朱心里的小本本又記上了一筆:后世這“心學”,得查!得防!</p>
而站在勛貴隊列前方的燕王朱棣,此刻心情更是復雜得難以言喻。</p>
他看著文官們對那“圣人”王陽明的狂熱崇拜,再想想之前天幕里那些嘉靖朝文官前仆后繼、視死如歸的硬骨頭模樣……</p>
一股寒意夾雜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煩躁涌上心頭。</p>
這些文臣,有了“心學”撐腰,連皇帝都敢硬頂?那未來他……</p>
朱棣下意識地想到了那個被文官圍攻的嘉靖,那可是他朱棣的后代!</p>
要是對上這幫被“圣人”武裝起來的文官,豈不是更麻煩?</p>
他下意識地攥緊了拳頭,第一次對一種尚未接觸的學問產(chǎn)生了強烈的忌憚。</p>
“好了!”朱元璋低沉的聲音打破了殿內(nèi)的沉思,</p>
他冰冷的目光掃過群臣,尤其在那些還沉浸在“圣人”光輝里的文官臉上停留片刻,“咱洪武朝的規(guī)矩,才是鐵打的規(guī)矩!什么心學理學,都大不過咱的《大誥》!都拎清楚自己的腦袋長在誰脖子上!”</p>
群臣心頭一凜,齊聲應諾:“臣等遵旨!”但王陽明“圣人”之名和那神秘的“心學”,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漣漪已在洪武十三年的大明朝堂上,悄然擴散開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天幕直播靖難,朱棣你別跑!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老張559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張5592并收藏天幕直播靖難,朱棣你別跑!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