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559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設立內閣,老李贊賞!,好媽媽俱樂部感恩節(jié)活動,老張5592,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設立內閣,老李贊賞!
天幕剛講完朱棣與徐妙云這對帝后從永樂元年一直爭到永樂二年的太子之位,光芒流轉,場景倏忽變幻,又將場景拉回了標注著“洪武三十五年”的永樂新朝。</p>
仍然簡陋的奉天殿,新登基的永樂皇帝朱棣那緊抿的唇角與略顯急促翻閱奏章的動作,卻泄露出一種力不從心的焦躁。</p>
畫面旁,那冰冷無情的解說音如同歷史的判官筆,清晰刻下:</p>
“永樂皇帝登基未久,百廢待興,案牘如山。詔令:設內閣于文淵閣,擢翰林院侍讀解縉、編修黃淮、修撰楊士奇、胡廣、胡儼、楊榮、金幼孜七人入值,參預機務!”</p>
畫面陡然拉近,聚焦于皇宮深處一處僻靜院落——文淵閣。</p>
這里沒有中書省衙署的煊赫氣派,只有書卷的墨香與陳年木料的氣息。</p>
七位身著青、綠官袍(多為五品、六品)的年輕文官,圍坐在一張巨大的紫檀木長案四周,案上堆積如山的奏章幾乎將他們淹沒。</p>
他們埋首其中,或凝神細閱,或執(zhí)筆疾書,或與鄰座低聲交換意見。</p>
每閱完一份,便取過一張寸許寬的紙條,蘸墨寫下處理建議(“票擬”),小心翼翼貼在奏章封面。</p>
寫罷,由一旁垂手侍立的內侍宦官恭敬收走,送往深宮。</p>
解說音繼續(xù),字字如鑿:“此內閣,初設于文淵閣,僅為正五品之卑職,位卑而權重。其責在‘備顧問、參預機務、票擬批答’,有宰相之職司,卻無宰相之名位,更無宰相統(tǒng)率六部、開府建衙、號令百官之實權!一切票擬,僅為建議,朱筆御批,生殺予奪,乾坤獨斷,盡操于帝心!”</p>
這精妙而脆弱的權力結構圖解尚未讓人細品,天幕畫面猛地回溯!如同揭開了塵封的、與洪武十三年息息相關的驚天秘辛!</p>
“溯其根源,在于——”</p>
解說音陡然加重,如同重錘懸頂,轟然砸落!</p>
“洪武十三年!”</p>
天幕上血光乍現(xiàn)!胡惟庸驚恐的臉在詔獄鐵窗后扭曲,相府朱漆大門被錦衣衛(wèi)粗暴撞開,象征著相權的牙牌、印信被一件件收繳、砸毀!</p>
混亂的畫面伴隨著解說音冷酷的宣判:“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因胡惟庸案,乾綱獨斷,雷霆萬鈞,廢除已存二千余載之宰相制度!中書省永裁!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天下衙署,皆直接向皇帝負責!自此,皇權至高無上,再無掣肘!”</p>
畫面再轉,場景卻讓洪武十三年奉天殿內的朱元璋瞳孔驟縮!</p>
那是他無比熟悉的東宮書房!年輕的太子朱標,面容清癯溫潤,此刻卻眉頭緊鎖,正埋首于堆積如山的奏章文牘之中。</p>
燭火搖曳,映著他專注而疲憊的側臉。他時而提筆在奏章上飛快批注,時而因棘手之事長嘆一聲,揉按著發(fā)脹的太陽穴。案頭的燈火常常徹夜不熄,侍奉的太監(jiān)悄聲換了一茬又一茬。</p>
時光在光影中飛速流逝:洪武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p>
朱標的鬢角悄然染上點點霜華,挺拔的脊背在經(jīng)年累月的伏案中漸漸顯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僂,清澈的眼眸深處沉淀下?lián)]之不去的倦色。</p>
解說音帶著一絲殘酷的平靜,如同宣讀無可更改的判決:“然,宰相既廢,天下機務,事無巨細,盡歸宸衷。幸而,彼時太子朱標已然成年,仁厚明達,深孚眾望。自洪武十三年始,直至洪武二十五年薨逝,整整十二年,太子朱標實際承擔了絕大部分本應由宰相署理之繁劇職責!殫精竭慮,夙夜匪懈,為國事嘔心瀝血……終致其本屬康健強韌之軀,在洪武二十四年巡視陜西、體察民情、處置邊務歸來后,積勞成疾,油盡燈枯,一病不起!”</p>
畫面最終定格在病榻之上:朱標面容枯槁,氣息微弱,眼神渙散地望著床頂,手中緊握的一份關于陜西屯田的奏章滑落在地……</p>
“標兒——!?。 ?lt;/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好媽媽俱樂部感恩節(jié)活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老張559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張5592并收藏好媽媽俱樂部感恩節(jié)活動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