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語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規(guī)矩,古墓掘跡,司馬語芝,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寶財還明白小道士的意思,話出口,沒過腦子道:“在天上?人死了不都歸天了嗎,不過那女的那么壞,指不定是下了地獄?!?
陳醰聞言,譏諷道:“虧你平日里說自己聰明,小天師說的天上,哪里是真的天上,是一種象征意義?!?
為了印證自己的想法,小道士也不在乎他兩爭論不休,拾起地上擺置的長明燈,走到西側(cè)的青銅鑄畫前,道:“進了主棺室后,我現(xiàn)這里所有的鑄畫,擺像,包括棺槨浮雕都圍繞著一點?!?
老祖宗似乎也察覺出了什么,道:“天?”
小道士點了點頭,道:“憑藍姑娘形容的古墓路線,按常理來說,此地的確是主棺室,但如果我沒推斷錯誤,這地方該是一個祭祀場所?!?
我聽聞,倒吸了一口涼氣,繼續(xù)聽小道士推論下去,恍然現(xiàn),我們忽略了很多細節(jié)。
在古代的時候,歷史由史官記錄,陰宮主人的生平卻是實實在在刻畫在古墓里,成為后人解開歷史謎團的途徑。很多考苦學者對此向往,是因為古墓里的記錄更加寫實,而且在歷史的記錄里有很多細節(jié)是被疏忽掉的,這些細節(jié)卻又會在冥器的銘文和圖紋上顯現(xiàn)出來。
先前,我們到了主棺室,看到長明燈上的龍鳳與日同輝,青銅鑄畫為天上宮闕的模樣。而跪在地上的巫覡,手托著通天地的麋鹿角,為楚人信奉的“天人合一”。他的模樣為無限敬仰狀,頭微仰望天空,戴著黃金面具,面具上有三顆孔雀石,老祖宗曾說過,孔雀石上的三眼象征“天、地、人”。
在棺槨的兩頭刻有一個“地”字,古人常說入土為安,棺槨為石造,接著地氣,自然為“地”。棺槨上刻畫的浮雕所有的官員、百姓,包括司馬巖的三個女徒都對著天上,而四眼神的案桌上擺著苞茅縮酒,說明這是一場盛大的祭祀。
儀式?jīng)]有羋靈主持,因為她已歸天,這個可能是當年羋靈死后的一個場景,在她死后,三個巫女被用來殉葬,指向為“人”。
主棺室的構(gòu)造為天圓地方,上有七政星,為——“天”,棺柩為木,正是搭著天橋,通往高處,喻意“升仙”。
一瞬間所有的事情豁然開朗。我們望著上頭,內(nèi)心沒有因為揭開謎團而興奮,而是有一抹難言的悵然,司馬巖心思太縝密了,真找到了羋靈的主棺,我們還能活著出去嗎?雖然他已經(jīng)死了很久,但此時此刻,卻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總覺得這個古墓就是司馬巖的本身,他守護心愛之人,洞悉著我們所有,看著我們步入深淵,成為羋靈殉葬者中的一個。
老祖宗擺出一副苦臉說:“辛苦插秧,結(jié)果秧苗還給風卷跑,不想再種田,卻還得顧著溫飽繼續(xù)找?!?
老祖宗裝著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和他帶著凌厲殺氣對付女僵時候的樣子判若兩人,看著還有點油腔滑調(diào)。他此番話的意思很明白,也是我所郁悶的,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開了棺,結(jié)果空歡喜一場。
原本,我們可以像寶財說的,取幾件冥器離開,可無奈老祖宗和陳醰在吳暇墓的時候中了毒,此番來,是為了取出羋靈的尸身,和琴師進行“二次葬”。
有些相遇就這樣成為了冥冥中的注定,我不知羋靈會通過什么方式給予老祖宗和陳醰解藥,但這個想法著實有點冒險。萬一她碰到的是伍子胥一樣,鞭尸泄憤的,那她這算盤打的,最后不過是滿盤皆輸。
不過現(xiàn)在我所苦惱的不是這些,而是我們怎么通往所謂的“天高處”?正當我抬頭看的時候,老祖宗不知何時走到了東側(cè)室門口,開啟了長明燈機關,手指著里頭道:“陰宅和陽宅一樣,東比西貴,已走到了這一步,就先取點值當?shù)内て鳎蠡镄菹?,再尋得天上人的棺槨之地?!?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古墓掘跡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司馬語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語芝并收藏古墓掘跡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