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風(fēng)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章 武舉,與卿寧,悲風(fēng),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時間,無人再敢提議。
“陛下?!?
半晌,偌大的宮殿內(nèi)響起聲音。
那道聲音撞擊墻壁回蕩在寂靜的宮殿里,讓人聽的有些不真切。
眾人抬頭尋找著說話的人,卻看到人群之中昂首站立著的,是個女子。
“又是你?你可有話要說?”崇和帝記得,咬春宴上的文房四寶就是賞賜給了她的。
底下有人竊竊私語,并不認(rèn)為她真的能說出什么來,恐怕最多也只能說得出兩句粗淺的話來嘩眾取寵罷了。
她沒有絲毫懼色,從容開口道:“依臣女來看,剛才萬俟公子所言,并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臣女想問,為什么百姓都不愿參軍了?”
“科舉院內(nèi)往來如織,演武場前門可羅雀。但真正能中第的往往只有少數(shù)人,數(shù)以萬計的人爭搶這寥寥數(shù)位。筆墨多而兵戈乏,在真正的戰(zhàn)事面前,再漂亮的文章又有什么用呢?難不成用來當(dāng)做已故戰(zhàn)士的悼詞嗎?”
“陛下乃一代明君,自然應(yīng)該知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的道理。自陛下登基以來,確實不曾生過戰(zhàn)事,許是日子過于太平,大家似乎忘記了武治的重要性,朝中亦有重文抑武的趨勢。”
“故而近年來,棄武從文的朝官不在少數(shù),人心也都往一邊倒,歸根究底,皆是因為陛下的不重視,因為陛下并沒有給過他們其他的選擇。”
“只憑筆桿子,是挑不起維護(hù)一國安危的重?fù)?dān)的?!?
“歷來科考都是文官入仕的途徑,而武將入仕的唯一方法只有先參軍,戰(zhàn)事過后論功行賞。既然良將緊缺,陛下為何不施行武舉?”
為何不施行武舉?
她獨自一人立身于殿內(nèi),一字一句擲地有聲。她好像是一個人,又好像背后有著一群人。
透過她,仿佛能看到千千萬萬有武藝有勇力的武士,因為時局不興只能被迫選擇參加科舉這一條路,但又如何能考得過那些文人?于是屢試屢敗,屢敗屢試。
科舉乃國之大事,甚至可以關(guān)乎到一國存亡,如今殿內(nèi)坐著的這些朝臣他們并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敢說罷了。
聽到江卿說的話后,蕭璟先是微怔,隨后勾唇笑了起來。
本來和父皇商量借此宮宴提出武舉,他知道無人敢說,便由自己最后提出來,試探一下朝臣的意見。
沒想到被她先說出來了,也好,反正目的達(dá)到了。
緊接著,便有很多針對江卿的話從席間跳了出來,“一個女子,怎可妄議朝政,難不成你的意思是,陛下不施行武舉,便是一代昏君了?”
“女子也是人,既是有利于治國的諫言,從誰的口中說出來,有那么重要嗎?”江卿質(zhì)問他,“敢問這位大人,我哪一句話哪一個字說過陛下是昏君?還請您不要隨意曲解我的意思?!?
她接著說:“所以并不是沒有人知道施行武舉的措施,只是你們都不敢說罷了?!?
從女人嘴里說出來的諫言,仿佛字字句句有著千鈞之力,讓他們?nèi)珲喸诤?,卻又無話可說。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與卿寧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悲風(fēng)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悲風(fēng)并收藏與卿寧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