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0章:他知道他輸定了,大秦:隱忍十八年,廢柴皇子殺瘋了,夏山河,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后怎么就變成了18石糧食,7匹布?</p>
術業(yè)有專攻,這個道理,三位大儒不會不明白,所以陸賈這個例子并不是胡亂言語。</p>
叔孫通也沒有因為陸賈說他耕田云云而生氣,因為他本身就要耕田。</p>
“所以……”叔孫通眼前一亮,瞪大了眼睛盯著陸賈,“商人在中間進行交易,讓善耕田者耕田,善織布者織布,然后各取所需……”</p>
由此得出的結論便是,沒有商人在中間進行買賣,的確會使生產力下降。</p>
陸賈點頭道:“朝廷收取市稅,關稅原本就比田租、口賦更重,如今陛下更是近乎免了農民的田租,因此并不會導致太多的農民去行商,反而只能激勵原本的富貴之家和權貴行商,此為平衡之道?!?lt;/p>
“農為國之本,但國不可無商!”陸賈繼續(xù)說道,“若是無商人,那些既不耕田又不織布的匠人,他們得了錢財如何獲得糧食和布匹?他們又如何生存?”</p>
“若無匠人,房屋宮殿又叫誰來修建?”</p>
“《管子·小匡》中也有言,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lt;/p>
管仲對齊桓公曾主張士、農、工、商四民應分業(yè)定居,各自傳承技能,并認為四民在維系國家運轉中的作用無高低之分。</p>
叔孫通有些失神,嘴唇微微顫動,喃喃自語:“一人一年竟然多出七石糧食,三匹布?若是放眼天下……”</p>
陸賈:“……”</p>
不是?!你還在想布匹和糧食的事?</p>
淳于越和伏生望著陸賈,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p>
他們苦學儒經,卻也并不是腐朽之人,道理一說便通。</p>
商人的存在便是讓精于做某事的人專心做某事,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再由商人從中買賣。</p>
而商人進行買賣這個過程中的確也會獲利,但朝廷也從中收取了高額的市稅和關稅。</p>
如此國庫才能充盈!</p>
趙凌登基之后,免去了農民的田租,鼓勵富人行商,天下一片興興向榮,國庫也越發(fā)充盈,可見此政令也是正確的。</p>
“先生?”陸賈見叔孫通失神,還真怕這位老爺子因為丟了臉面氣血攻心。</p>
皇帝吩咐他,讓儒家的大儒來寫《辯商》,可沒讓他把人給氣壞了。</p>
之前久久不出門迎接,本來是等蓋邱進來,意思就是,你儒家不寫,道家有人寫。</p>
他沒想到吳公路過與淳于越他們爭執(zhí)起來,再不去出,人就走了。</p>
到現在,很顯然他已經辯論贏了,但若叔孫通被氣壞了,那可就不好了。</p>
叔孫通突然起身,躬身對陸賈行了一禮:“陸先生,請受老夫一拜!”</p>
這一拜,讓陸賈連忙上前攙扶:“先生這是作甚?你為長輩,哪有向學生行禮的道理?快快請起!”</p>
叔孫通卻執(zhí)拗地垂頭:“只是這《辯商》出自先生之口,此精妙之言論,當由先生親筆寫下,老朽不敢代筆!”</p>
陸賈只能往后退了三步,躬身回禮道:“先生德高望重,方能服眾,學生才疏學淺,只知比方,并無文采,還請先生就此論寫一文,解惑天下!”</p>
陸賈也不想沽名釣譽,但皇帝下了命令,這功勞還必須他接下來,讓他折服這些大儒,他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推說自己沒有文采。</p>
茶過三巡,陸賈與三位大儒就商人這個論點談到黃昏,最后決定由三位大儒共同執(zhí)筆,三日后登報,他們也同意今后為大秦日報的主編。</p>
天色漸暗,叔孫通他們告別陸賈,登上馬車。</p>
叔孫通登上馬車后,臉上露出一抹輕松的笑容,喃喃道:“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p>
他何嘗不知商人對一個國家的作用?</p>
相比淳于越,他才是更懂得隱忍的那一個人,他一直認為儒家思想更適合政權穩(wěn)定后的治理。</p>
秦始皇禁私學、打壓儒生時,叔孫通未像如淳于越那樣直言進諫,而是選擇隱忍妥協(xié),表面順從秦制。</p>
今日前來,他的一切暴戾孤傲也不過是裝出來的,當陸賈開口那一刻,他就知道,他輸定了。</p>
輸重要嗎?</p>
重要的是儒家會不會被皇帝重用!</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秦:隱忍十八年,廢柴皇子殺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夏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山河并收藏大秦:隱忍十八年,廢柴皇子殺瘋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