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長城必須修,大秦:隱忍十八年,廢柴皇子殺瘋了,夏山河,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匈奴元氣大傷,已不成氣候。</p>
趙凌對將士們的賞賜絕對已經算得上豐厚了。</p>
可以說但凡打完這一仗的士兵,只要活下來的,下半輩子都不愁吃穿了。</p>
“謝陛下!”韓信雖然嘴上道謝,卻有些疑惑,“陛下,胡人已滅,長城何必再修?”</p>
趙凌沉吟了片刻,說道:“長城可不僅僅是攔住有牧民族的高墻,朕這一代人的確打得匈奴無還手之力,可后世之人難免還會遭受侵擾,長城還是得修!”</p>
“只是今后不再強制征兵,而是需得考核才能入伍!且修建長城的民工也要其自愿?!?lt;/p>
“修建長城,朝廷提供一日兩餐,每月五千錢的工錢?!?lt;/p>
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沖突是注定的,這就是兩種經濟方式之間的沖突,而長城修建的分布就是根據適合農耕和游牧自然環(huán)境來劃分的。</p>
嬴政和之前戰(zhàn)國時期的君王們可不蠢,修建長城本就勞財傷民,但這長城還真是非修不可。</p>
什么孟姜女哭長城,除非趙凌直接將游牧民族全都給滅了,否則就算哭死一萬個孟姜女,這長城該修還得修。</p>
北方目前并不是適合耕種,而游牧民族能養(yǎng)的牲畜數量有限,經濟產品單一,他們是有向農耕帝國進行貿易的需求。</p>
但農耕文明對游牧文明的需求可就沒那么大,這也導致游牧民族會考慮武力掠奪的成本會比貿易來得更小。</p>
趙凌在位的時候,大秦軍事能力強,自然是可以打得匈奴不敢進犯,但百年之后呢?</p>
趙凌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p>
有時候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快臨近冬天的時候,一些快要餓死凍死的游牧民族直接就會對大秦進行侵擾。</p>
不守邊關,這叫什么話?</p>
哪怕韓信他們這次大捷,可那些部落根本沒有老巢,等他們休養(yǎng)生息,又會卷土重來。</p>
至少目前連趙凌都還沒有將游牧民族同化,更不要說后世之人了。</p>
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打完就是撈東西回家過年,而大秦的將士打過去,那就是浪費財政。</p>
就劫掠草原上的那些牛羊,能抵上這幾個月三十萬大軍的軍費?</p>
都不夠他們吃的。</p>
同化匈奴和一些游牧民族,需要時間。</p>
幾萬里的國境線,真不修長城,一些小股的游牧騎兵時不時劫掠一波,邊境根本無法安寧。</p>
長城就是中原的定海神針,這也算是花最少的錢和最少的兵力將游牧騎兵攔在長城外。</p>
“修建長城的同時,在九原郡、云中郡、上郡這三郡開放集市,允許匈奴買賣牛羊,在這三個郡縣購買貨物?!?lt;/p>
同化,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p>
這一次看似大捷,血洗了草原,實際上對于整個游牧民族而言,并不算重創(chuàng)。</p>
只能說趙凌打亂了他們的勢力格局。</p>
他與草原各部落還有一個一年之約呢。</p>
那七枚九州神石,一年之內若有人集齊,便允許其成為草原上的首領,同樣成為大秦的臣子。</p>
若是集不齊,那便只能再血洗一次,再傷一次他們的元氣。</p>
韓信也很快反應了過來,皇帝這般安排是有他的道理的,他沒必要在朝堂之上與皇帝爭個什么,連忙高呼:“吾皇圣明!”</p>
其他的臣子或有人不明所以,也有人覺得趙凌這般賞賜那些當兵簡直就是浪費財力,可在趙凌的威壓之下,也只能高呼吾皇圣明。</p>
張良卻上前道:“陛下,自古以來服兵役便是強制的,陛下重金征兵故也可以,但這對財政而言無疑會產生巨大的負擔,還望三思!”</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秦:隱忍十八年,廢柴皇子殺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夏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山河并收藏大秦:隱忍十八年,廢柴皇子殺瘋了最新章節(jié)。